粽子是用糯米包在粽子叶里蒸出来的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食品之一。那么你知道粽子的起源吗?你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?
粽子有着悠久的起源历史。春秋时期,小米用蘑菇茭白叶包裹成喇叭状,称为“黍”;大米装在竹筒里,密封烘烤,称为“筒饺”。战国时期,楚国大夫三闾和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,为了防止鱼伤害屈原的身体,人们用竹筒把米投到河里,让鱼吃米,而不是咬屈原的身体。
另一种是祭祀屈原。粽子一直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。粽子除了纪念屈原,还被认为与伍子胥在江苏等地的信仰有关。方志:“下午用粽子伺候吴博士,不是屈原的习俗。”
周的《方志》写道:“仲夏端午,烹粟。”《齐要舒敏》卷九引用地方志,称粽子“当阴阳尚同相而不散时,盖其象”。
粽子是在梁超南部五月的五日做的。圆柱形的粽子用印楝叶和五彩色丝线包裹。《续和》说的是光武帝开国武将中间,长沙一首民歌看到一个自称“三闾博士”的人说:“很高兴认识你。我很荣幸。常年被龙偷吃。如果今天有什么好处的话,应该是塞了楝树叶,盖了彩色的丝绸。这个东西就是小龙怕的。”
你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?来源:民间传说,屈原投汨罗江后,当地百姓立即划船去救,却不见屈原的尸体。那天正好是下雨天,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边的亭子里。为了寄托哀思,人们在河上划船,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。人们怕河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,就回家拿饭团扔到河里,防止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。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。
关于他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的另一个故事是,公元前340年,面对亡国之痛的屈原,在五年十月,把一块大石头扔进了古洛河。为了防止鱼虾危害他的健康,人们用竹筒把米倒进河里。以后,人们每天把大米装在竹筒里,扔到河里祭奠。这就是中国比较早的粽子——通宗粽子的由来。也就是说,我们现在吃的叶子包粽子,其实以前是用竹筒包的。
- 2024-03-28 福州初中生选什么专业好
- 2024-03-28 福州初中生可以学什么专业
- 2024-03-28 福州初中生学什么专业比较好
- 2024-03-28 福州初中生上职高有什么专业
- 2024-03-28 福州初中生毕业有哪些专业